2011年2月8日星期二

機會隱藏在困難之中

2011年2月7日
生命通識
李焯芬
機會隱藏在困難之中

有家著名的營銷公司以高薪招聘業務主管,慕名而來應聘的人不少。

負責招聘工作的人事部經理於是想出了一道頗為刁難的試題:如何設法把木梳賣給出家的法師?

絕大多數的應聘者均對此感到大惑不解:出家人要木梳何用?於是有不少人知難而退,最後只剩下甲、乙和丙三位應聘者。主考者要求這三位應聘者在十日後彙報木梳銷售的成績。

十天後,主考者問甲:「你賣出了多少把梳?」

甲於是滙報了他如何歷盡艱辛,游說法師們買梳子,但沒有效果。好在下山途中碰到了一位小沙彌一邊在曬太陽,一邊在使勁地抓頭皮。甲靈機一動,遞上木梳。小沙彌用過以後滿心歡喜,於是買了一把木梳來抓頭皮。

主考者轉而問乙:「你賣出了幾把?」乙答道:「十把。」「怎樣賣出的?」

乙說他去了一座名山古剎,由於山高風大,進香者的頭髮都被吹亂了。他找到寺院的住持說:「頭髮散亂是對佛不敬,應在每座寺廟的香案前放把木梳,供信眾們梳理頭髮之用。」住持採納了乙的建議。大山裏共有十座寺廟,於是乙賣出了十把木梳。

主考者於是又問丙:「你賣出了多少把梳?」丙答道:「一千把。」主考者驚問:「你怎樣賣的?」

丙說他到了一座香火極盛的寺院,看到朝山禮佛者絡繹不絕。丙於是對住持說:「凡是前來朝山禮佛者,多有一顆虔誠向佛之心,寶剎亦應回贈結緣品,廣結善緣。朝山的信眾亦可以拿結緣品回家作為紀念,以保佑闔府平安吉祥,同時鼓勵他們日後多作善行。我這裏剛好有一批木梳,大師你書法了得,可寫上『積善梳』三個字,送予信眾作結緣品,必定皆大歡喜。」住持覺得有理,於是買下了一千把木梳。得到「積善梳」的信眾們也滿心歡喜。

這樣一來,一傳十、十傳百,前來朝山禮佛的人就更多了,寺院香火也變得更為旺盛了。

什麼叫做機會?機會就是一般人所無法看到的東西。

機會在哪裏?機會就在一般人認為不可能的事物當中。

愛因斯坦有句名言:「機會隱藏在困難當中。」(In the middle of difficulty lies opportunity.)

善於找尋機會的人,也必善於扭轉情勢。機會一直在我們的身邊,縱使遍地垃圾,也能長出一片青翠的樹林來。

點綴生活 美化人生

生命通識
李焯芬
點綴生活 美化人生

三位女性,和她們如何品味生活的小故事。

第一位是大學三年級裏的窮學生。一位她心儀的男生喜歡上她,可他同時亦喜歡另一位家境很好的女生。在他眼中,兩人都很好。魚與熊掌之間,他為選擇自己的終生伴侶而煩惱不已。有一次,他到那位窮女生家裏看望她。當他走進她那簡樸但乾淨明亮的房間時,卻被窗台上的一瓶花吸引住了:那其實只是一隻插滿了田間野花的普通水杯而已,但給人一份自然而清雅的感覺。

他被眼前的情景觸動了,就在那一刻,他選定了自己的終身伴侶,就是那水杯花瓶的主人。促使他做這個決定的理由很簡單:這位女孩雖然家貧,卻是個懂得點綴生活的人。將來,無論他們遇到什麼困難,他相信她都不會失去對生活的熱愛和期盼。

第二位女士是位普通的文員,生活簡單而平淡。她經常掛在口邊的一句話是:「假如我將來有了錢啊……」同事們初時以為她一定會說要買房子或買車。可她的下半句話卻令不少人吃了一驚:「我就每天買一束鮮花回家!」「你現在買不起嗎?」同事們笑着問。「當然不是,只不過對於我目前的收入來說是有點奢侈。」她也微笑着回答。

一日,她在車站旁看見一個賣鮮花的鄉下人,他身邊的膠桶裏放着好幾束康乃馨,她不由得停下來。這些花估計是鄉下人收回來賣的,又沒有舖面,所以花便宜得很。一束才五元,如果是在花店裏買,起碼要十五元!於是她毫不猶疑地買了一束回家。

她興奮地把康乃馨擺放在家中的花瓶裏。在她的悉心呵護下,這束花開了整整一個月。每隔兩三天,她就換一次水,再放一粒維生素C。據說這樣可以讓鮮花開放的時間更長一些。每當她和孩子們一起照料這束花時,一家子都感到由衷的快樂和滿足。

第三位也是個頗有生活品味的女性。有一次在換床鋪的時候,她不經意地在舊物中找出一張十多年前的緞子被面。這張被面雖然頗舊,卻是蠻漂亮的,扔了怪可惜。她忽發奇想:不如將它送去裁縫那裏做件中式時裝。想不到效果出奇地好!她的「中式情意結」從此一發不可收拾:她用小碎花的舊被袋做了一件立領帶盤扣的風衣;她又買了一塊紅緞子衣料,稍許加工後,就讓她那件平淡無奇的黑長裙大添光彩……

「尋常一樣窗前月,但有梅花便不同」。梅花點綴了窗前月,讓眼前的景色更富詩意,更有禪味。我們的生活亦如是,可以隨意點綴一下,讓它過得更和美更稱意。